您现在的位置是:一挥而就网 > 休闲

瑞昌国际投资双登港股IPO 开拓多能耦合的“储电+储热”新能源协同新赛道

一挥而就网2025-08-27 22:09:25【休闲】7人已围观

简介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大背景下,AIDC 储能电池第一股双登集团8月26日于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,并获得超过3000倍的超额认购,暗盘收涨83.46%。据悉,瑞昌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:&ldq

         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瑞昌大背景下,AIDC 储能电池第一股双登集团8月26日于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,国际港股并获得超过3000倍的投资拓多同新超额认购,暗盘收涨83.46%。双登赛道据悉,储电储热瑞昌国际控股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“瑞昌国际”)参与投资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“双登”)的源协国际配售,并获全额配售。瑞昌

从此次跨界投资来看,笔者发现,投资拓多同新瑞昌国际在深耕工业热能节能环保领域多年后,双登赛道业务版图进一步拓展至“用户侧储能”,储电储热加速向新能源产业的源协转型升级。此次投资不仅仅是瑞昌资本层面的携手,更是国际港股双方业务协同的全新起点。

聚焦储能转型,瑞昌国际赋能“双碳”战略

随着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产业的爆发式增长,相关基建需求提升。双登专注于电池储能技术,其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、通信基站。应用中,服务器与设备的持续运转产生大量热量,需依赖制冷系统来保障运行稳定——但制冷本身又高度依赖电力供应。双登的锂电池储能技术为设备提供电力支撑,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耗与散热之间的矛盾。

然而,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,进一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2020年,中国明确提出“双碳”战略,即2030年实现“碳达峰”与2060年实现“碳中和”的目标。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也明确要求加快可再生能源消纳和提升电网灵活性。

在这一趋势下,瑞昌国际凭借在工业热能领域的深厚积累,创新性地引入相变储冷/储热技术——利用谷电或可再生能源电力提前储存冷/热量,在峰电时段释放,不仅能够降低峰电时段的用能负荷,还能显著提升整体能效。

瑞昌国际董事兼新能源储能科技事业部负责人邵松表示:“热能的应用前景广阔,被普遍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路径之一,在能源绿色转型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。这也是瑞昌选择进军新能源储能新赛道的重要原因。”

技术与科研协同,打造能源新引擎

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,瑞昌国际将“工业热能工程”节能环保的传统优势拓宽,2025年初成立新能源储能科技事业部。此次与双登的携手,正是事业部的重要里程碑。

当前,事业部致力于相变材料(PCM)的深入研究与应用。相变材料能够在特定温区内通过“凝固/融化”实现吸放热,从而达到冷/热储存与释放。在此基础上,已成功开发出模块化储冷产品,并实现商业冷库等场景的落地应用。这类产品具有改造需求低、安装快速、维护成本低等特点,同时支持“低谷蓄能、峰段放能、并行抗峰”的运行模式,有效提升用能灵活性与整体能效。

为了推动技术不断突破,瑞昌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、华东理工大学等业界与学界机构保持紧密合作。这为储能科技事业部提供了坚实的科研支撑。

强强联合,“储电+储热”协同效应

做为全球数据中心储能市场的领军企业,双登股份于2024年成为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一的中国企业,在全球数据中心储能市场的份额达到 16.1%。其客户覆盖了中国移动/联通/电信、阿里巴巴、百度等核心运营商与互联网巨头,技术成熟、市场稳定且应用广度高,为瑞昌国际提供了优质应用场景。

更为重要的是,双方技术路径之间存在天然的协同性。数据中心作为能源消耗与散热需求并存的典型场景,双登的锂电池储能与瑞昌的相变储冷/储热技术结合,可形成“电侧稳供 + 冷/热侧稳负荷”的多能耦合方案,在能源管理系统中实现灵活调度,最大化系统的稳定性与经济性。

对于瑞昌国际而言,本次投资与合作意义深远。在数据中心等场景中,相变储能技术能够降低对单一电储能的依赖,并通过电、热多种能源形态的互补,提升整体系统灵活性与冗余度,从而实现能源流的优化管理。未来,瑞昌国际与双登还将有望推出场景化定制产品与标准化工程包,共同打造面向全球市场的综合解决方案,释放“1+1>2”的长期协同价值。

瑞昌国际将以此次投资为起点,深化新能源储能领域的战略布局。随着其相变储能技术的场景化落地与多能耦合方案的迭代,或在数据中心、商业冷库和工业余热回收等细分场景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。

在能源结构转型加速的发展趋势下,此次投资合作为瑞昌国际开辟了新的发展契机。未来,瑞昌国际将继续秉承“节能、环保、创新”的发展理念,以开放合作推动产业共赢,为自身带来新的增长曲线,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。



很赞哦!(8389)